嬰兒有好多狀況, 都是很嚇人的. 這些狀況實際上是普遍或正常的, 看起卻很讓新手父母吃驚. 例如:黃疸, 夜哭, 瀝青便, 奶後打隔, 還有嘔奶.
當然, 無論多嚇人的事, 見得多也能適應下來, 由其那是你的愛兒呢. 不過, 這段適應期, 可是一個既漫長, 又艱辛的日子. 就讓我來和你們分享一下這段適應期的辛與酸啦.
第一期:驚嚇期一條奶柱, 劃破長空,
奶嘔生涯, 就此揭幕,
奶柱軌漬, 死傷處處,
衫褲鞋襪, 地板沙發,
父親娘親, 無一幸免.
第一次看見嘔奶, 很震撼. 軒爸軒媽都大為緊張. 軒媽抱著軒軒, 一個滿身奶, 一個滿咀奶, 連地板也是. 軒爸一時攪不懂先處理那樣. 抱走軒軒? 抹地? 還是抹人? 慌張的軒爸團團轉, 軒媽卻不能動, 只能乾著急(其實是濕著急才對). 跟著, 軒軒也開始哭了, 二人擔心著愛兒有否不適. 爸媽之間你一言我一句, 一室都是升溫的情緒.
第二期:麻煩期成年人嘔, 肯定是有病, 但嬰兒嘔奶, 卻原來只是一件平常事. 嘔奶嘔多了, 就會漸漸明白到. 嘔奶的原因, 是因為嬰孩胃部的活門還未發育完全, 若掃風掃得不好, 就會嘔奶.
所以, 除了看到軒軒笑的時候, 「噶」氣應該是一天最快樂的時候了.
再者, 其實嘔奶時, 嬰兒自己並不痛苦, 他們只會靜靜地的嘔, 就算是弄得一身都是那些嘔物, 也不介意. 若你手腳慢, 抹得遲點, 他甚至會把那些嘔物吃回肚去. 如果嬰兒嘔奶之後哭, 不過是因為大人太緊張了, 把他嚇怕, 才會放聲大哭. 若能冷靜處理, 嬰兒根本不會哭.
不過, 理解還理解, 嘔奶還嘔奶. 嘔奶依然一件挺麻煩的事, 要抺地, 又要猜算該為軒軒補回多少奶.
第三期:唔出奇經驗慢慢累積, 已學懂如何處理嘔奶了.
第一, 嘔奶經驗又累積了一點之後, 學懂了預測. 像預測颱風一樣, 看點異動, 就能大概地預測到何時會嘔奶, 應變就會快一點. 若軒軒咳兩聲, 咀擘擘, 那就是嘔奶的先兆了.
第二, 所謂的應變, 就是準備一條大毛巾, 在感到有異動時, 就立刻放在軒軒面前. 記著, 毛巾一定要長, 因為, 嘔奶的射程, 可以是很遠的. 奶都嘔到巾上, 若處理得宜, 洗毛巾就可以了.
第三, 最後就是補奶的問題. 奶嘔了出來, 肯定要補奶. 但正所謂覆「奶」難收, 奶已在地上, 如何計算嘔了多少呢? 其實, 你只要試一次, 一次咁多, 在嬰兒嘔奶時, 用手盛著嘔物, 然後倒回一個空奶樽, 便何知道嘔了多少了. 當然, 那只是我某次人急智生想出來的笨方法. 大家要試, 請以碗代手. 到現在, 我已經能從嘔奶時間的長短, 奶柱的形狀, 地上的奶漬, 大概推算出應補回多少奶. 厲害吧!
看完這篇文章, 你可能會說:「咦, 乜咁核突o架!」. 你會這樣說, 哈, 我想, 你一定未當父母了.
育兒, 還有更多更多比這個更核突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