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0, 2007

網民育兒法

警告:本文超悶, 和這部落格的風格, 真的「格格」不入. 要是你認為這文章是偷來的, 也懷疑合理. 我不怪你. 要是你懷疑我沮喪得制, Short咗, 我也不怪你. 這點我也有些懷疑.

前言
自己不是兒科專家, 醫生也不能二十四小時都伴你左右. 和醫生短短會面幾分鐘, 又很難問得十分詳盡. 所以, 很多時還是要自求多福. 上網找相關資訊是少不免, 這比看書快得多. 當然, 資訊也相對會變得比看書不準確, 因為誰也可以把資料放到網上. 網上的資訊不能盡信, 我相信是(聰明的)網民的共識. 所以, 在不能被免的情況下, 如何選取資訊才是重要. 更重要是, 閱讀後, 你作出甚麼判斷.

辨別育兒資訊
首先, 是關於辨別資訊. 育兒網站, 又不是銀行網站, 幾乎沒甚麼可能是虛假的, 資訊故意胡亂杜撰的幾會微乎其微. 錯誤或不盡正確的資訊, 多是出於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 但就算能剔除錯誤資訊, 甚麼是「正確」資訊有時也是很含糊的. 因為醫學相比物理學和化學, 本來就是一門不算精確的科學. 像經濟學分門分派一樣, 同在「學術」的光環下, 所謂「正確」資訊也可以有褊差. 更甚是, 因為醫學是不斷發展的, 這一輩的醫生所講的, 和上一輩的醫生所講的也可能不盡相同, 留下來的資訊是新是舊的有時真的無從分別. 所以, 我們要明白到「正確」資訊也可以有褊差, 這是不用恐慌, 只要是在「正確」的範圍就可以了.

資訊來源
關於資訊來源, 我所抱的態度就是, 如來自Email, Forum, Blog, 沒名沒姓又沒Reference的, 可信性最底. 「維基」, 可信性高點, 但因為任何人也可以修改, 可相性還是頗低. 非專業人士從雜誌/書籍/權威網站Quote出來的資料, 可信性又高點, 但可能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 來自育兒產品網站, 可信性更高點, 但因為可能有利益衝突, 資訊在「正確」的範圍內稍有褊頗, 亦有可能. 最後, 最可信的, 應該是權威網站. 我心目中的權威網站, 就是育兒雜誌網站(當然是你熟悉, 知道雜誌取向的), 醫院網站, 或一些專業組織的網站.

簡單來說, 我的可信性來源按次排序, 就是「權威網站」 > 「育兒產品網站」 > 「Quote」 > 「維基」 > 「Forum」. 「育兒產品網站」或以上的, 我當是「正確」. 「Quote」或以下, 我當是「可疑」, 須要跟進的. 當然, 以上說法只能作參考. 自己還是得按實際情況, 隨機應變.

(平時有看這Blog的人, 應該明白「維基」為何排得這麼底.)

判斷才是最重要
最後, 就是如何作判斷, 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信甚麼, 影響不到孩子, 但你做甚麼, 就直接影響到孩子. 「正確」的資訊, 我們當然照做. 要是「正確」的資訊本身有矛盾, 我認為做或不做也不會相去太遠. 但如果對嬰兒沒甚麼影響的, 也沒甚麼成本的, 就算近乎迷信, 我會選擇採用. 例如, 找吃藥的方法, 我在網上找到一種叫"反射吞咽"的餵藥法, 做的只是往嬰兒臉上吹一口氣, 嬰兒就會乖乖吃藥. 聽起來雖無稽, 但何妨一試呢. 可是, 方法要是迷信又帶有危險性的(如吃保嬰丹), 就請避之則吉了.

後話
「正確」資訊也可以有分岐, 年輕和老一輩的專業人士的說法又可以不同, 迷信的說法有時又值得試試. 可能你會想, 萬一用錯了方法, 下錯了決斷, 信錯了人, 對嬰兒會否存在一定風險呢? 又是否有萬存之策呢?

我的答案是, 當你決定把孩子生下來的一天起, 這些風險你早就決定承擔了, 你不是到現在才發現吧?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平日嘅軒爸唔見咗,當堂冇人留言。
軒爸你快啲番來啦......

Jesse said...

係囉, 可能大家見到篇野, 會......
先嘩.
再嚇呆.
再冒汗.
然後諗...... 點留言呀大佬?

喂, 家下做人老豆, 間唔屎正經啲唔得架咩!